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西安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西安分站 >> 本地资讯 >> 国际油价反弹 油企“逃离”降价窗口

国际油价反弹 油企“逃离”降价窗口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百草 2011年09月08日 08:21:47 打印

导读: 市场盼望已久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随着三地原油变化率降幅收窄而变得希望渺茫。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受整体需求不旺影响,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价格反弹幅度可能有限。同时出于国内通胀压力不减、舆论呼声渐高等因素的考虑,不排除国家近期破例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的可能。

 

  国际油价近一个月反弹10% ,预期中的国内油价降价窗口已渐行渐远。

  根据息旺能源监测,截至9月6日,布伦特、辛塔、迪拜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为 -2.96% ,较上周大为降低。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际油价的上行,调价窗口正向上涨方向移动,降价预期逐渐减弱。

  这种预期已经体现在了市场上。据报道,三大石油企业已经开始借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消费旺季的来临试探性地逆向上推成品油批发价。中石化广东地区柴油批发价全面上推60元/吨,9月1日以来中石油、中海油柴油批发价也每日小幅上涨。

  数据显示,广东地区三大公司连连上调柴油成交价。“中石油、中海油最先上推,幅度虽小,但每天在推涨。”金银岛分析师何杰英表示。中石油自9月1日起近乎每天上推10元至20元/吨,累积已达50元/吨,国三柴油成交价在8320元至8340元/吨 ;中石化则表现谨慎,但受中石油推涨带动,9月6日全省柴油成交价全面上推60元/吨,国三柴油涨至8380元/吨。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此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逼出的国内油价下调时机非常脆弱,可以说稍纵即逝。随着国际油价出现反弹,近期下调成品油价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运行了两年多,暴露出迟钝与执行不力的问题“首先,调价周期过长,导致调价往往滞后于国际油价的运行 ;其次,多次调价幅度都不到位,给下一次调价造成困难。”

  我国现行调价变动率也容易造成“涨易跌难”的印象。现行的调价条件原则上遵循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移动价格变化率4% ,以国际油价基准价格100美元/桶为例,上涨4美元即可开启国内油价上调窗口 ;如要开启国内油价降价窗口,则须从104美元/桶下降到99.84美元/桶。

  业界有声音呼吁缩短22天周期至10天,同时将调价变动率降低到2% ,以此来适应变化莫测的国际油价,实现更好的国内外油价市场接轨。

  对此,董秀成认为,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应该“控制两端放开中间”,即在国际油价较低或过高的情况下,国家要控制油价上涨和下跌的幅度 ;而在中间价位合理的区间内,可以完全参照定价机制进行调整,不需要再去干预涨幅或跌幅。

  本网视点 :市场盼望已久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随着三地原油变化率降幅收窄而变得希望渺茫。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受整体需求不旺影响,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价格反弹幅度可能有限。同时出于国内通胀压力不减、舆论呼声渐高等因素的考虑,不排除国家近期破例下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的可能。

上一篇:浙江现罕见的淡季电荒

下一篇:2010年GDP增长率修正为10.4%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