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西安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西安分站 >> 本地资讯 >> 6000亿温州资本新动向 炒房客变身开发商

6000亿温州资本新动向 炒房客变身开发商

来源:新华网 编辑:丰行 2011年02月18日 15:59:57 打印

导读: 过去的一年,温州人投资总体而言处于低迷、徘徊、观望、等待的状态。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不想背负“炒家”名义的温州民间资本开始努力尝试新的投资领域,在金融、创投、新农村建设等新的投资领域呈现出不少亮点。

  孔雀东南飞,温商西北飞

  报告显示,不少温商携资西进。2010年年中的杭州浙商投资年会上,重点推荐的19个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绝大部分来自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部一线甚至二线城市一个也没有。

  2010年,温州管理科学研究员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率领的温州投资考察团更多地是向西。除了东北外,去得最多的陕西、宁夏、湖北等地都属中西部地区,考察的项目多为基础设施、旅游投资、金融领域服务,同时也包括房地产、矿产投资的项目,甚至国防工业。

  据不完全统计,在新疆的温州人有16万人,从事商贸、餐饮、房地产、矿产、旅游等行业。新疆温州商会秘书长胡晓武去年一直忙着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乡,带着他们在新疆四处看项目,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三五拨客人。

  胡晓武本人经营的业务涉足金融、房产、矿藏、工贸等多个领域。他的新公司“新温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5亿元,是新疆金融办首批审批通过的4家小额贷款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一年运营下来,贷款额度高达8亿元。胡晓武了解到,当地300多家重点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超过27亿元,他的梦想是不仅解决在新疆的温州企业的资金缺口,还希望能够把小额贷款公司逐步打造成一家上规模的村镇银行,以满足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想上市的很多,能上市的不多

  2010年温州市新设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增长迅速,同比增长率达66.67%。新设内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迅速增长,反映了温州企业的融资意识在不断增强,上市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总体上温州上市企业还很少,2010年上市的温州企业仅正泰电器1家,全市上市企业累计仅7家。

  报告分析,温州上市公司数量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温州企业在原始积累过程中财务混乱,产权不明晰,改制中涉及的完税问题、土地问题、产权问题没有理清;二是家族体制管理造成管理方式没有与先进管理模式接轨;三是温州民间资金雄厚,一些企业主对资本市场融资缺乏认识;四是温州部分管理规范、符合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外迁到上海等地;五是针对企业上市的相关配套、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没有跟上。总体上,温州企业上市还处在起步阶段。

  PE投资成时尚,做得好的却不多

  在温州,PE投资已成时尚。在很多人眼里,好像只要做上PE就挖到金子一样。

  统计显示,2010年温州市在册内资企业户数行业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前三位仍然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时,从事资本运作的内资企业在册户数增长迅速,同比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中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投资管理企业同比增长率在50%以上,投资管理企业、寄售企业同比增长率在100%以上。

  上述数据反映了温州企业发展的新特点:一是温州大量的民间资本从制造业中游离出来,积极涉足投资和金融领域,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创业投资企业的主要股东都是实力强劲的私营企业;二是因为制造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减少,在温州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之际,众多新型创业者选择投资类企业,特别是股权类投资,其同比增长均达25%以上。三是金融市场新政策不断推出,如《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新政策的出台,温州从事小额贷款、担保、典当业务的企业增势强劲,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地民间借贷活跃,资金需求旺盛。

  温州市工商联某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做私募的人很多,但做得好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有专家认为,温州人对风险投资行业并不十分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对母基金PE/VC(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不太懂。他们对把钱真正交给专业的机构,还不是很放心。

  周德文说,相比PE,温州商人对金融领域的兴趣更为浓厚,比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可惜的是牌照审批有限制,大家都希望能争取更多的牌照和准入机会。

  看好“新36条”,但一时间无从下手

  “大家急于找到出路,但觉得出路不多。”周德文说。他觉得,部分政策细则不到位,造成温州资本一定程度的“焦虑现象”:投资路径不宽敞,机会不多。“新36条”出台至今,一直缺乏实质性的进展。温商看着这些振奋人心的政策,一边感觉是个机会,应该大举进发;一边又只能如隔玻璃门一样无从下手,颇感无奈。

  2010年年中国家出台的“新36条”一度给温州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在下半年,温州的资本曾经集聚起来准备出击。出于对垄断领域投资的偏好,温州人向来信赖这方面的投资。但等到2010年岁末,真正要落实的省份依然寥寥无几。“许多省份和部委的实施细则,迟迟不出台。”唯一的例外是温州的“路港集团”,2010年,它筹资80亿元资本,以全额出资建设为代价,获得了河南、河北两条高速公路30年的收费权。

上一篇:谁将引领陕西冲刺“世界500强”

下一篇:西安楼市调控 部分银行停发二套房贷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