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已经从当初房地产业的衡量指标,变成今天市民百姓的热议话题。
上周,西安8月份商品住宅的统计数据新鲜出炉,6411,又一个刷新历史记录的数字,再次撩拨得人们议论纷纷,西安房价还会涨吗,会涨到多少?
房价,像一个斯芬克斯之谜,无时不刻,人们都试图寻觅解开答案的钥匙,媒体更是热衷如此。果然,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有多家媒体邀约地产业内人士,对于下半年西安房价走势进行预测。其中,学界资深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曾认定,“房价绝对会下降”,然而,如今的市场变化与其观点大相径庭,为此,记者再次采访了杨所长,以了解他的观点(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群的意见)是否发生了变化。
均价提升
不能说明房价上涨快
记者:今年5月份,您接受西安一家媒体采访时说,“下半年楼市的走势主要取决于后续政策。如果此前的政策在后期被严格执行,下半年在交易量持续下降后,价格就会出现绝对下降,而不是‘增幅的下降’”。“下半年成交量的下挫是必然的,而价格在不同区域会有不同调整,不排除部分区域大幅度调整的可能,部分之前价格快速攀升的地区可能下浮10%-15%。”而事实上,除了6月份的5506元接近全年最低点,7、8月份又出现明显升幅,分别达到6249元和6411元,您认为自己当初的判断有误吗?
杨东朗(以下简称杨):请注意,我所说的前提条件是“交易量持续下降”,而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是交易量在上升,7月份是80多万平方米,8月份达到了110万平方米,西安商品房住宅均价6411元/平方米,环比增长2.59%,在5%的正常范围内,而同期许多城市的涨幅都超过了5%。
衡量房价的数据指标有几种,比如说商品房均价、商品住宅均价、普通商品房均价也就是144平方米以下住房的价格。其中,普通商品房的价格上涨幅度并不大,而在商品住宅均价中,有一部分高档住宅的价格拉高了均价,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有一个产品结构的问题,而就平均数据而言,是否具有代表性或者说是否反映真实情况,也值得商榷。
记者:能否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杨: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曲江的房价普遍较高,甚至有的新推楼盘价格达到1.8万元/平方米左右,显然是他们拉高了市场均价。但是,这部分楼盘规模都不大,在市场供应中所占比例很小,你能说这个价格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吗?另外,现在推出的精装修房越来越多,恒大、万科的房子都是,也是推高均价的一个因素。
同时,我们要看到,西安的城改项目也日益增多,这些也是商品房,价格定的并不高,还有不少普通商品房的价格处在合理区间。另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打折促销的楼盘不少,很可能是先定出一个高价,然后再通过打折、赠送等方式降价,而在上报的房价中就会表现为较高的价格。
西安房价
不要轻言“破七”
记者:另一个信息显示,全国有100个城市8月份住宅均价为8305元,而西安的均价是6411元,这是不是意味着,有些人声称的“西安房价还有上升空间”有了一种支撑依据?
杨:不能这样简单类比,房价是否合理,主要还是看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个数据,西安的房价收入比已经是15:1,这是历史的最高点。我们常说,房价收入比在6:1的范围内是合理的。西安的人均收入水平相比许多大城市还是比较低的,单纯用房价来比较不合适。
记者: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西安房价破七也就是超越7000元/平方米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是个必然趋势吗?
杨:我的观点是,西安房价不要轻言破七。从长期看,西安的房价是有增长空间的,比如说5年甚至10年后,随着西安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可能引起房价上扬。但是短期内,尤其是下半年,房价是上升还是下降,要看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变化以及政策的效应等因素。因为,房价的过快上涨对西安没有好处。美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增长率为年增长3%左右;如果房价在月度之间上涨超过5%,那市场肯定有问题。
开发企业作为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媒体、购房者及专业学者应该客观分析,不能追捧房价。西安房价应该是平稳、健康的增长。另外,西安的住房用地规划、年度用地计划、住房规划及年度开发计划等指标表明,今年住房供应量完全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首次置业者的需求。希望购房者不要恐慌,担心买不到房子而盲目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