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将有“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等多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发布。
朱宏任介绍说,工信部一共承担了47项全国性规划、行业规划、专项规划、区域性规划的编制任务。另外,工信部还参加了其他部门牵头的25项国家级专项规划的编制。其中,报国务院审批发布的有5个专项规划。
记者了解到,在备受市场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有数个专项规划也是由工信部主导起草的。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十二五”发展规划等。
朱宏任称,这些规划都会在今年下半年尽快通过各种程序以后陆续发布。
据介绍,以上规划正式出台后,相关扶持政策将陆续到位。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包括,信贷和财政资金的扶持、市场的培育、科研平台的建立等。
记者注意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日前召开的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上,对调控政策的表述从此前的“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变为“将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薄弱环节主要指饱受“融资难”之苦的中小企业,那么重点领域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莫属。北京银监局局长楼文龙近日也在《学习时报》上撰文表示,金融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在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朱宏任昨天还表示, 在下半年出台的系列规划中,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是“十二五”时期指导工业转型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把转型升级作为“十二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本网视点:十二五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要逐渐将投资拉动转型为内需拉动。对于这五年的中国来说,如果我们做好经济的转型,我们后期挣脱欧美的包围圈,才能不再受现在的“窝囊气”。虽然今年下半年,我们仍可能会面临“电荒”、“钱荒”、“用工荒”等多重压力,但是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大力推进。所以相关产业的专项规划需要提前做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