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西安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西安分站 >> 本地资讯 >> 西部大开发10年总体目标确定 要上三个大台阶

西部大开发10年总体目标确定 要上三个大台阶

来源:西安日报 编辑:无双 2010年07月09日 08:08:44 打印

  ■经济综合实力上一个大台阶:2015年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核心是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重点建设五大重点生态区并实施十大生态工程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系统总结了西部大开发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定位和目标。新华社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总体目标:西部要上三个大台阶

  新华社记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主要目标是什么?

  发改委负责人: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交通建设:“五横四纵四出境”

  新华社记者:请问中央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是否还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会重点投向哪些重点领域?

  发改委负责人:中央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明确提出,要继续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在交通建设方面,中央提出了全面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通达能力。建设“五横四纵四出境”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即西北至华北出海、拉萨至青岛、亚欧大陆桥、成都至上海、瑞丽至上海“五横”通道;包头至广州、临河至防城港、兰州至昆明、库尔勒至成都“四纵”通道;连接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四出境”国际通道。

  生态保护:建设“五大重点生态区”

  新华社记者:西部地区生态极其脆弱,请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发改委负责人:在巩固现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转变治理方式,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从单一措施向综合措施、从偏重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重点建设“五大重点生态区”,扎实推进“十大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使西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再上一个大台阶。

  建设“五大重点生态区”,就是推动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西南石漠化防治区和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

  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华社记者:在下一个10年里,中央将采取什么措施,促进西部地区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改委负责人:中央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教育方面,巩固“普九”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办好一批高水平大学。在卫生方面,要继续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及政府补助标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急能力。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要突出抓好两件大事,一个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增收,一个是千方百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牧民定居工程实施力度。

  主要途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新华社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请解释一下,西部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发改委负责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强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提高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新形势下,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西部地区要建成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西部地区有条件就地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国家优先审核批准。支持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强综合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深加工产业基地。同时,支持在西部地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

  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要科学编制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安排产业转移引导资金,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有序转移。鼓励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

  空间格局:经济区分为三个层面

  新华社记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在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方面有何新变化?

  发改委负责人:今后一个时期,将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一手抓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和壮大,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

  在重点经济区发展方面,大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将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第二层面是将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培育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第三层面是将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建成省域经济增长点。

  在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方面,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全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发展特色经济,增强造血功能,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积极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西藏、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内蒙古、广西、宁夏等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加大中央支持力度和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力度,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边疆地区发展。

  具体措施:土地政策向西部倾斜

  新华社记者:中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请问有什么具体政策措施?

  发改委负责人:支持政策涉及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帮扶等多个领域,主要有:

  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提出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西部地区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推进资源税改革,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等领域倾斜等。

  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将提高专项建设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西部地区县及县以下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简化程序,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等。

  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央提出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在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增加对上游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加快制定关于生态补偿政策的指导意见和生态补偿条例等。

  为鼓励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央提出要在西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凡是有条件在西部地区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支持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并优先审批核准,制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对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等。

  为推动西部地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央提出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体系;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同周边国家发展合作等。

上一篇:铁矿石大跌恐令钢企弃长协改现货

下一篇:外汇局:外汇净流入压力有所缓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