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车市发展放缓的背景下,一系列“利空”政策又使得车市雪上加霜。本来已逐步将营销政策倾向于二三线、甚至四五级市场的汽车厂家,开始愈加看重这些新兴市场,作为西北的经济中心,西安车市能否从这次市场调整中得到更大发展呢?
重视二三线车市 西安受益
各个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将相继出台,这对于已渐渐走向饱和的一线市场真是“祸不单行”。事实上,在去年年底的广州车展上,许多企业高管即表示,未来将更加重视二三线市场。
东风日产英和三桥店总经理刘顺华表示,作为车市新的增长点,二三线市场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所看重,在目前一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饱和度越来越大的今天,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的二三线市场成为了汽车商家的必争之地,发掘二三线市场的消费潜力,提前布局、打好基础,将一线市场销售和二线市场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必定会成为汽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大连英和集团公司还是非常看好陕西这个汽车市场上逐步崛起的“新势力”,并且在满足一线城市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再开新店,对西安及周边的汽车消费市场进行抢滩,扩展二三线市场。
自主品牌 二三线市场优势多
二三线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从中能够受到更多惠及的莫过于早早在二三线市场扎根的自主品牌了。
由于品牌和产品所具有的特征,自主品牌从进入市场时起,便把更多的注意力和市场定位在二三线市场,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主力自主品牌企业,早在三四年前就把营销重点放到了二三线市场,全面展开网点建设和终端推广,在许多地区,这些企业的销售网点已经连成一片。
据奇瑞耀泰4S店副总经理陈超介绍,自主品牌在进入市场初期,在一线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少,所以就在二三线市场加大建设力度,发展至今,自主品牌已经在二三线市场从店面、网络渠道、服务等方面较为完善。
西安车市 网络建设加速
作为西北地区的桥头堡、经济文化中心,西安经济发展速度变得异常迅速,而西安车市也借此东风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得益于西安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汽车厂家加大对二三级车市的重视程度,西安这样的二三级车市的品牌网络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西安市场的汽车4S店大致在150家左右,按目前较为主流的汽车品牌发展规模来看,一般在西安都至少拥有3家经销商,多的已经拥有10余家4S店。而像奔驰、上海大众、上海大众斯柯达、长安马自达、上汽名爵、上汽荣威、长安汽车、吉利等汽车厂家也开始加速在西安的网络建设。“二三线市场以前竞争小、增量小,但是现在由北京市的限购政策引发的一线车市‘危机’,加速了汽车厂商将重心向二三线市场发展。”陈超表示:“例如现在的宝鸡车市,除了豪华车品牌以外,现有的汽车品牌,宝鸡也都有了,而汽车品牌这种向二三线市场推进的力度,也会使得西安、宝鸡、榆林等城市的汽车市场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二三线市场空间有多大
到2020年,二三线市场占全国车市份额将达55%~60%
如果说两三年前中国车市的增长主要靠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带动,那么,从2009年开始,汽车销售的主要增长点就开始向中小型城市转移。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1月至9月,二三线城市销售分别增长41%和51%,一线城市销售增长了34%;从增长贡献度看,2009年1月至9月,二三线城市销售增长贡献度分别为40%和34%,一线城市销售增长贡献度为26%。
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看来,城市化率的提高、城镇收入水平的提升,都将为汽车产业提供数量巨大的潜在购车人群。他认为,像北京、广州、上海这样的一线汽车市场的千人拥有量已超过100辆,基本不再具备高速增长的条件,而二三线市场大多还处在汽车高速增长期的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25%,二三线市场将在未来十年成为我国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
目前,一线市场11.2%的人口占了全国30.8%的市场份额,二三线市场62.9%的人口只占全国市场29.3%,按照现在每年2~3个百分点的提升趋势,到2020年,二三线市场占全国市场份额将达到55%~60%,最终将超过人口比例,占到全国市场75%左右这样一个水平。
比如江西的赣州,900万人口,去年汽车销售量增长100%,销售量达到22917辆。贵州的遵义700万人口,去年销售增长80%,销售量达到15000辆,发展速度非常快。这样的二三线市场,将在中国未来的汽车销量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
鉴于二三线市场潜力巨大,记者从一些厂商处获悉,目前,海马、长安、奇瑞等汽车品牌已根据这样的发展情况制定了4S店带动微星店的策略,重点发展地级和县级市的汽车销售网络。据悉,北京现代、比亚迪、吉利等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厂商都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汽车行业分析师马春霞认为,汽车的连续旺销使得一二线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上下班高峰的车辆拥堵情况比较严重,从2009年乘用车千人保有量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位居前列,考虑到交通拥堵、节能减排压力以及汽车的普及程度,虽然这三个传统的区域经济中心依然是汽车消费的主力,但增速将放缓,新的爆发性增长应该在新兴地区的经济中心。
马春霞认为,在天津、四川、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居民收入较高的地区,乘用车销量有望得到较快增长。而重庆、海南、山西、宁夏等地对商用车的需求量增长将会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