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西安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西安分站 >> 本地资讯 >> 航母概念引发千亿级投资

航母概念引发千亿级投资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百草 2011年07月28日 08:45:29 打印

导读: 海军舰队,包括舰载飞机和武器系统的制造,需要大量的特种钢材和稀有金属,海洋环境中的海盐雾也会对材料产生腐蚀作用,因此建造航母用的材料需要极高的标准。美国仅建造一艘10万吨级的航母就需要近5万吨优质钢材。目前国内,华菱钢铁和宝钢股份是船用钢材的一线企业,海军建设将加大对其船用钢材的需求。其他特种材料如钛,稀土等,在军事领域都具有战略意义,如包钢稀土)生产的稀土是制造精密军事电子装置、激光装置、光学器件、监视通信装置的重要原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27日,国防部证实了中国改造废旧航母用于科研训练的消息。而在此之前,中国首艘航母将在“ 八一 ”建军节出港海试的传闻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流传,并引发了航母概念股的集体上涨。接受 《 经济参考报 》 记者采访的专家和分析师普遍认为,中国的航母建设将在未来引发千亿级的投资,并将极大地促进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在内的多个产业的升级。

  引燃 航母概念将成关注热点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27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耿雁生说,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目前改造的这艘航母出海试验的具体时间,要根据整个改造工程进度来确定。同时,主要依靠中国自己力量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而在稍早之前,中央党校刊物《 学习时报 》曾披露,“ 八一 ”建军节左右,中国首艘航母训练舰将出港海试。

  中国首艘航母近期试航的传闻周三在资本市场上迅速引发了投资者们的热情。截至27日收盘,船舶制造板块全线飘红,整体上涨3.30%,居行业涨幅之首。从个股来看,A股市场上涉及航母概念的股票普遍出现上涨。其中,涉及船体制造的中国重工和中船股份分别上涨了3.86%和6.18%,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也分别上涨了2.30%和2.85%。在涉及舰载机方面,西飞国际、哈飞股份和洪都航空则分别上涨了0.84%、1.66%和1.32%。除此之外,在航母概念所涉及的发动机、蓄电池、高端材料、信息系统等上市公司方面,其股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 航母概念是酝酿已久的题材,此次 ( 发布会)将有利于市场的炒作,在目前市场热点比较散乱的情况下有望形成短期的炒作热点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对《 经济参考报 》记者表示,另一方面,发展航母是中国未来的趋势,对其投入也将不断加大,这将对相关的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持续性的利好。实际上,在今年以来的季度策略报告中,几乎所有的基金都对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而航母概念正是这一行业的集中体现。

  除了基金之外,券商分析师也对中国首艘航母的试航及其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抱有极其乐观的态度。其中,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和中船股份成为最为引人关注的三家上市公司。多位分析师认为,中国重工将是此次及后续航母建造受益最大的上市公司。“ 中国重工旗下大连造船厂是我国最著名的海军大型舰艇建造商,修整‘ 瓦良格 ’号不仅可以给公司带来巨额收入,在未来中国自主建造航母的时候,公司也可能是唯一的航母建造基地 。”国都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研究员肖世俊表示。

  规模 千亿投资“ 砸 ”向航母产业

  市场和投资者的欢欣鼓舞以及机构们的乐观态度并非空穴来风。多位分析师的研究显示,从改造后的瓦良格号开始,中国航母编队的建设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引发规模高达数千亿元,涉及包括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材料、信息系统在内的数个行业的投资高潮。

  “ 未来5年,航母产业链年均市场容量将达300亿元 。”方正证券机械行业资深研究员李俭俭表示,瓦良格号航母形成战斗群所需费用约为60亿美元,中国首艘自建航母战斗群则约需120亿美元。中国未来5年至少形成2个航母战斗群,年均市场容量将达300亿元。

  李俭俭表示,假设未来5年中国建有两个航母战斗群,即一艘自建航母和一艘改建瓦良格号。依据国际航母造价推算,我国首艘自建航母及瓦良格号航母改建费用共需180亿美元,按照2010年平均汇率1 :6.77计算即1218亿元人民币。再加上人员培训、燃油和航母维护费用等,预计需1500亿元。其中,船体建造市场容量为846亿元,舰载机市场容量为237亿元,战斗机市场容量203亿元,发动机市场容量为162亿元,雷达市场容量为191亿元,武器系统市场容量为92亿元。

  “ 建造航母编队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包括航母、舰载机、编队辅助舰艇等作战单元,建造一支航母编队将带动巨大的产业投资,通过估算,建造一支完整的航母编队所需的投资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 。”东莞证券分析师刘卓平则对《 经济参考报 》记者表示,从我国面临的东海和南海领土主权的安全,结合我国技术发展情况,建造中型航母是目前最有可能的选择,根据不同媒体的预测,我国很有可能建造两艘以上航母,两艘总造价应该在100亿至150亿美元左右,以及加上其后每年的维修保障费用,我国航母带动的投资应该是千亿元级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珊则表示,日本、韩国、印度、泰国都有大型水面舰只,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在海外有众多的利益,而我国航母起步很晚,发展3到5艘航母也不算多。“ 美国2010年GDP总量约为14.5万亿美元,拥有11个排水量皆超过10万吨的重型航母战斗群。中国2010年GDP总量约为5.7万亿美元,为美国的2/5,据此测算,中国的经济实力足够支撑拥有5艘重型航母战斗群或10艘左右中型航母战斗群 。”李俭俭也表示。

  升级 五大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接受《 经济参考报 》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在未来中国航母建设过程中,在千亿级资金的刺激下,包括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材料等众多高技术产业将引来发展和升级的黄金期。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认为,航母及其作战系统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技术领域的集成与交融过程,必须动员多个行业的最高科技水平和工业能力。发展航母不仅对船舶工业能力和相关装备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为高附加值船舶和先进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也对航空、动力、机械、电子、材料乃至燃料工业提出了超乎寻常的要求,推动这些行业的升级和转型,同时,也锤炼了中国制造业的复杂大系统集成能力。

  肖世俊认为,建造航母可推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航母是高新技术的集合体,价值量大,如美国“ 福特级 ”第2舰预算110亿美元,其产业链涉及材料、装备制造、舰载机、动力系统,以及导航侦察设备等多个行业,建造航母对于我国制造业升级催化作用非常大。

  刘卓平认为,千亿元级别投资将为航母产业带来5大方向的投资机会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 主要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航空武器系统、动力系统、高端材料和信息系统 。”刘卓平表示,航母建造将促使高端装备行业快速发展,航空武器系统也将面临技术升级。除此之外,其它航母系统也将迎来技术升级:动力系统将带动更多技术及资本投资,高端材料将实现产业升级以及进口替代,信息系统也将面临升级。“ 航母千亿级别投资将带动整个航天军工产业的升级,使整个航天军工板块受益 。”刘卓平表示。

  “ 航母试水以及未来航母编队的建造对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革新、攻关和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航证券机械行业研究员魏萌也对《 经济参考报 》记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3至5年内,中国将有望形成3至5艘以常规动力航母为核心的航母编队,这对我国的海防军工行业以及海洋工程将是一个大的利好。在军工行业,魏萌表示,自2008年以来,中国逐渐加大了海防建设的投入,相关订单的增长也十分迅速,而航母的试航以及未来的建设预计将对海防军工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在海洋工程上,魏萌则表示,航母的试水和后续建设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相关材料 ( 特种钢以及专用钢 )、传动装置、动力系统、通信系统上实现了突破,也将对这些产业未来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

  本网视点:随着“ 八一 ”建军节的来临及中国首艘航母“ 瓦良格 ”号将于7月结束整修,进行海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战略家胡仕胜还指出,只有一艘航母还不够。他估计,中国至少需要9艘航母,包括3艘处于运行状态,并且其数量将于未来超过12艘。

  海军舰队,包括舰载飞机和武器系统的制造,需要大量的特种钢材和稀有金属,海洋环境中的海盐雾也会对材料产生腐蚀作用,因此建造航母用的材料需要极高的标准。美国仅建造一艘10万吨级的航母就需要近5万吨优质钢材。目前国内,华菱钢铁和宝钢股份是船用钢材的一线企业,海军建设将加大对其船用钢材的需求。其他特种材料如钛,稀土等,在军事领域都具有战略意义,如包钢稀土)生产的稀土是制造精密军事电子装置、激光装置、光学器件、监视通信装置的重要原材料。

  宝钛股份: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铸、锻钛材加工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随着水面舰艇和舰载机的发展,海军装备对钛材的需求将大幅提升。

上一篇:中国钢材网早评:期钢窄幅震荡 关注均线支撑

下一篇:巨亏26亿:华菱钢铁推责合资批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