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西安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西安分站 >> 本地资讯 >> 行政中心北迁 扩展美丽大西安

行政中心北迁 扩展美丽大西安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秦峰 2010年06月25日 08:06:07 打印

导读: 6月,西安北城未央区张家堡广场两侧,拔地而起的座座大楼连成一片又一片,已初具规模的西安行政中心工地,建筑工人正忙着最后的施工。今年底,随着西安市委、市政府等党政机构的入驻,张家堡广场周边将成为西安的新行政枢纽。

  环顾行政中心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勾勒出现代西安的天际线。从最初“向南”还是“往北”的争论,到凤城八路工地挖出第一铲土,7年间,随着行政中心工程的进展加快,西安城北区域正在摆脱落后,掀起快步拥抱城市化的浪潮。

  南强北弱 很快成为过去

  横贯西安东西的陇海铁路,很长一段时间是西安人眼中的一道分水岭。铁路以北的“道北”区域,被视为经济落后、治安混乱的代名词。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未央路、北二环的延伸,将这片古老的区域裹挟到城市化的洪流之中。

  然而,除了主干道沿线附近的机关、工厂外,大大小小的村庄是这里的主要建筑,农民自己盖起密密麻麻的简易小楼,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栖身之所。星罗棋布的城中村和零散分布的城市高楼,成为一道蹩脚而独特的风景。

  历史上,西安城北曾经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篇章,汉长安城、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就坐落于此。历史的繁华灰飞烟灭过后,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与都市无缘,也在渴望着一场变迁。

  西安行政中心的北迁,无疑给城北的广袤土地带来久违的关照。抓住难得的财力、人力、政策机遇,坐拥西安行政中心的未央区,也适时提出了“百村城改计划”。未央区计划用3-5年时间,改造100多个城中村,让数十万村民就地转为社区居民,既提升区域品位,也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2008、2009年已完成整村拆除44个,今年还将完成20个城中村的拆迁改造。

  与此同时,西安北客站、地铁二号线、汉城湖治理、大明宫遗址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让西安北郊的区域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市民周立成庆幸的是,自己5年前在西安北二环某小区购买了一套三居室:“当时房价才2000元出头,现在周围的新楼盘已突破了6000元,而且,北城现在环境美了,配套好了,适合安家,和城南相比并不逊色!”

  据西安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以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房地产开发、建材家居、汽车销售等为特色的产业已在西安城北异军突起。未央区、高陵县发展迅猛,未央区位列2009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第2位,高陵县位列第5位。

  皇城复兴 正在逐步实现

  古城墙是西安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只见城墙不见古城”,外地游客在饱览西安名胜的同时也留下些许遗憾。

  为此,2005年,西安提出了规模宏大的皇城复兴计划,提升和改善城墙内的环境质量,外迁行政中心,疏散居住人口,让西安成为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以旅游、商贸、居住为主的世界著名古都核心区。

  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宝通说:“我们的皇城要复兴,政府就必须外迁。迁哪儿呢?就是北边。如果往南迁,就会造成人口南移,破坏西安的水源地,破坏秦岭北麓的生态屏障。西安城墙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古迹,如钟楼、鼓楼、碑林、书院门等。但城内整体的历史古迹保护和成片旅游开发却受到限制,所以政府北迁后就能更好地保护古城。”

  几十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分别位于老城区的黄金地段南院门和北院门。清朝时期,它们分别是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的办公地。而如今,两地已经成为临近钟楼、鼓楼的旅游旺地。

  从福建来西安的游客陈嘉说:“我去过山西平遥,那里古城和新城分别发展而又相得益彰。而西安城内传统与现代混杂,人流拥挤,略显杂乱,如果以后的西安古城更古、新城更新,那么对于外地游客将更具吸引力。”

  按照西安市第四次总体规划,西安将依托老城内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产业,保持老城的活力。随着老城内行政机关的北迁,人口压力、交通压力将大为缓解,还原历史风貌,重振盛唐风采的目标将得以逐步实现。

  雄踞关中 辐射渭河沿线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西安行政中心北移又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专家指出,西安市行政中心北迁,可形成北到三原,东到渭南,西到杨凌,南到长安的经济辐射圈,有利于省、市提出的“一线两带”建设,也有利于西安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老家在高陵的周俊,一年前辞掉了在广州某汽车零件厂的工作,回到家门口的泾河工业园就业。他说:“以前这里工厂少,我们年轻人不得不外出谋生。现在这里厂区连片,待遇也不错,还能照顾家人,我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陕西行政学院副院长曹钢认为,大西安将跨渭河发展。在北边,高陵有泾渭工业新城,省上为促进西咸一体化,又建设了泾渭新区,二者共同形成西部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渭河南岸,则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新中心,渭河就是西安的“城中河”了。渭河从咸阳到临潼,将建成一条美丽的生态带。

  “过去,大家对于国际化大都市的认识存在误解,将国际化大都市只当作一个城市。实际上,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区域性的城市群的概念,由中心城市、若干卫星城市组成。”陕西行政学院副院长、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曹钢认为,西安行政中心北迁带动城市向北开发,推动了生产要素的转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带动泾阳、三原、高陵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形成和西安联系紧密的卫星城市,构成一个大西安的格局。

  张宝通、曹钢等专家描绘了未来西安的蓝图:泾河、渭河、浐河、灞河4条河汇聚在城市新中心,有大片的绿地、湿地、水面,形成四水穿西安、水在城中、城在水边的生态美景。

  城北,西安的城北,这里不仅有行政中心,还有北客站、地铁二号线等现代交通设施,欧亚经济论坛会址、浐灞金融商务区、西安国际港务区、世园会会址等都在北边,这些共同组成国际化、生态化的大西安,这里将成为中国北方最美丽的城市。(万虎)

上一篇:河北钢铁7月钢价全线下调

下一篇:未来几个月陕西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

热点新闻